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用到哪些管道配件产品
2018-10-28 来自: 沧州鸿通管道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244
如今,被誉为“21世纪第八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用灿烂的姿态连接起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自此3小时的车程缩短至30分钟。
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8年时间,港珠澳大桥圆了几代人的桥梁梦,让滴水不漏、120年使用寿命的中国标准惊艳了全世界。
筹备6年,建设9年,港珠澳大桥历时足足15年。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凝聚了数百家单位和数千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其中参与高校也有数十所,他们为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建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中交一航务工程局、中交广州航道局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攻关组,历时三年,共同完成的“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基床回淤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研发与应用”研究荣获中国航海学会颁发的航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山大学为促进中国航海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获此殊荣。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河口海岸研究所李春初、雷亚平获得个人奖励证书。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宋二祥教授团队曾为港珠澳大桥中的控制工程——岛隧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长期提供技术咨询,特别是对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在报告中,宋老师从沉管隧道的发展历程讲起,并重分享了“岛隧-地基系变形分析及控制”“半刚性沉管结构可行性论证”两块工作的研究过程与结果,后指出工科专业理应密切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工程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反过来又为工程提供支撑土木水利工程学院李克非教授团队曾针对港珠澳大桥中的控制性工程难题——混凝土钢筋在强腐蚀条件下的耐久性设计开展了近十年的攻关。在报告中,李老师从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基本概念讲起,点阐述了港珠澳大桥120年全寿命周期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法,后指出了工程运行期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管理尚存在的问题。